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王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随后在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高性能计算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12年11月入职南京工业大学。现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应用化学系主任。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双创计划”科技副总、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优秀博士等人才项目。

主讲本科生《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和研究生《高等物理化学II》《量子化学计算》和《量子化学》等课程。南京工业大学首批微专业《分子智能设计与计算模拟》负责人。主编《Physical Chemistry》全英文教材一部。《Physical Chemistry》全英文教材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和校级重点教材(新编)立项。主持省级、校级教学教改项目近10项,发表教学教改论文5篇。先后荣获南京工业大学2013年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18年度“招生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度年“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2021年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

主要从事低维碳材料沉积成核和可控生长机理、C1能源分子的选择性活化和可控转化和新型催化剂的构建设计及构效关系和催化机理的计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及横向项目十余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迄今在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it、ACS Catal、ACS Nano、J Phys Chem Lett、Carbon、Energy Environ Sci、Appl Catal B-Environ、Smal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被引2065余次,H-Index 21。其中高被引用论文5篇,作为亮点再次报道5篇。现为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Chemistry评论编辑,《当代化工研究》编委,Carbon、Nano Scale、J Phys Chem、Inorg Chem Front等期刊审稿人。

非凡十年•我的教育故事

践行“三牛精神”勇做新时代教育奋进者

1

初心不改,用“辛”出发,甘为服务孺子牛。

2012年入职南京工业大学以来,我先后担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支部书记、纪检委员和院党委委员。在我从事基层党务工作期间,始终坚持“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基本思路,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初心不改,爱岗敬业,组织带领党员教师积极主动深入学生中间,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学业导师,关心关爱学生,辅导学生学业,通过党课、党日活动和座谈交流等活动,发挥党员教师学业引领,明确学习目标,积极开展“一对一”帮扶,开展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先后荣获2019年南京工业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南京工业大学第二批“党员先锋岗”创建对象。所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教师第一党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图 1.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

在教务工作方面,我先后担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副主任、主任。在我从事一线教务期间,积极推进学院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助力一流学科、专业和课程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围绕立德树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学科内涵任务,凝练专业特色方向、优化体系结构和资源配置,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积极组织教师投身于化学一级博士点申报、化学一级硕士点评估、化学省重点(培育)学科建设、化学和应用化学一流专业申报和建设之中。在学校、学院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和省级品牌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和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助力我校化学学科成功进入ESI全球前0.061%,全球排名第94位,成为全球百强,助力学校学科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2

十年育人,用“心”出发, 愿为奋斗老黄牛。

从教十年,我先后讲授了本科生《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和研究生《高等物理化学II》《量子化学计算》和《量子化学》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化学类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也是学生们认为最难学习的课程。学生们一直用“一难” “二怕” “三挂科”来形容《物理化学》和《量子化学》,并称之为“天书”。为了讲好这些课程,我们教学团队潜心钻研全国各大高校所使用的“理”“工”类教材,认真备好每堂课,不断完善教学课件和讲授内容。同时深入学生之中,与之谈心聊天,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了解了学生“畏惧厌学”的心态和“难言之隐”后,我们教学团队进行了《基于智慧课堂理念的物理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科研软件辅助可视化多媒体新型教学》和《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等系列教学教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哲学辩证,前沿可视化软件和教学新技术,将传统的静态立体结构模型和可视化的三维动画图像以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于一体,使得微观抽象难懂之处更为生动、形象、逼真和直观。提升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可喜的是一份耕耘,获得了十分收获,在我们课程“学生评语”中看到了“上课通俗易懂了”“化抽象为神奇”“感谢老师带我走到原子、分子的微观世界” “非常棒的一门课”。已经研二的于梦情“感谢我的任课兼论文指导老师王强,第一节课就给我们讲过‘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归根于哲学’,后来发现,王老师真的把这句话融入到科研、生活中。希望自己以后能像王老师一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已经保送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龙箴超“感谢我的物化老师在基础课引入量化科研软件,带我进入计算化学的殿堂,给我从事科研的兴趣和自信”。获得“卓越”学位并保送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黄馨仪“庆幸自己联系了王强老师提前来学习计算化学开始毕业设计,从一无所知到具备了基本的理论基础,感谢王强老师的悉心指导”。已经成为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的王义龙“谢谢您,王老师!正是这些新鲜的知识让我在考研复试时让面试老师眼前一亮”。

图 2. 本科教学及本科生代表性成果

3

潜心科教,用“新”出发,勇做创新拓荒牛。

科教十年,我始终坚信“一流科研带动一流教学,一流教学必将促进一流科研”。在本科教学、课堂、毕业设计之中注重引入科研前沿案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近年先后指导本科创新创业项目6项,国家级1项,省级1项;获得校长奖学金保送清华大学的徐恒越在大二之时便进入我们课题组学习量子计算化学。先后主持了《基于介孔MOFs材料负载细胞色素P450的分子反应器,用于仿生的C-H键活化》和《核-壳结构二元合金纳米粒子棒线的结构性质及其催化性能的计算研究》两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并以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会议论文2篇。徐恒越、张文捷等发表的国家级大创项目论文《Structure, stability,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onometallic Pd, Pt, and bimetallic Pd-Pt core–shell nanoparticles》成功入选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展示,并参加了线上论文学术交流。

以“四新建设”为引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打造专业教育新形态。作为首批微专业建设负责人,申报并获批了南京工业大学首批微专业“分子智能设计与计算模拟”。以“中心学科”化学为核心,交叉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前沿学科,围绕微专业的建设与实施,组建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和药学院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功能分子智能设计”“计算化学与计算模拟”和“分子智能设计校企联合”微专业教学团队,探索专业建设新路径。制定撰写了“以学生为中心,面向需求,交叉融合”为改革思路,体现“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型微专业培养方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课堂设计,录制课程视频,搭建“六门”微专业在线开放课程群。校企联动,搭建产学研协同实践实训创新平台。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虽然每一位研究生性格与特点各不相同,但我坚信他们都有各自的擅长之处,因而要因材施教,细化指导,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和研究课题。首先,对研一新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结合我们课题组研究方向查阅文献,了解相关研究背景,协助学生抓准研究切入点,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帮助他们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细化研究体系,撰写课题报告。其次,公平对待每一个研究生,不掺杂任何偏见。学习生活中与学生亦师亦友,聊天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爱护和信任每一位研究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包容学生的个性,信任学生的能力,让研究生在宽容、平和与充满期待的氛围中学有所成。让学生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自信,激发进步动力,让学生体验到过程的艰辛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鼓励研究生组内传帮带、组外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科研团队协作能力。我们课题组主要从事C1能源分子的选择性活化和可控转化和新型催化剂的构建设计及其构效关系、催化活性、选择性和催化机理的理论计算化学研究,长期与多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实验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因此,在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不同课题组进行交叉合作之时,鼓励学生理论计算结合实验研究,勤于沟通、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思路、模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课题研究,科学系统地整理和分析数据,规范认真的撰写学术论文。通过组内传帮带、组外合作交流以及参加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表达、逻辑、写作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科学研究素养和能力。二年级研究生狄锐楠与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姚何丹合作的研究成果《Water Coordinated on Cu(I)-based Catalysts Is the Oxygen Source in CO2Reduction to CO》以共同一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作为亮点多处报道。已毕业的刘鹏飞博士与南京大学王丽雯博士合作的研究成果《Enhanced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bismuth nanosheets decorated by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for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发表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并被作为亮点多处报道。

图 3. 研究生教学及研究生代表性成果

时序更替,不影响我们每一位老师怀揣的梦想。华章日新,不妨碍我们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不等扬鞭自奋蹄,辛勤耕耘满园春,争当“锐意进取拓荒牛”,勇做新时代教育奋进者,昂首阔步行。

END

明德 厚学 沉毅 笃行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会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 UNION

新闻/素材/图片来源:南京工业大学

图文编辑:高嘉晨

责任编辑:郑应昊

审核:葛芷萱

欢迎每一位南工研究生和我们联系

#校内文字、摄影投稿

#意见反(tu)映(cao)

邮箱:njtechyjs@126.com

发布于:山西省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赞 (0)